機械工程學系
教育目標
    因應科技與工業之發展趨勢,以培養具前瞻與領導能力之優秀機械工程人才為宗旨。
學生核心能力
  1. 培養學生具備學理基礎及應用工程知識與技術之能力。
  2. 訓練學生具備設計與執行實驗,以及發掘、分析、解釋、處理問題之能力。
  3. 訓練學生設計系統、元件、製程及工程規劃與整合及創新之能力。
  4. 配合科技及工業之發展需求,訓練學生執行工程實務之相關知識與技能。
  5. 培養學生認識當前與機械工程相關之先進科技與時事議題,及整合跨領域知識之能力
  6. 培養學生團隊合作之精神,訓練表達溝通、及領導與管理之能力。
  7. 培養學生端正品行、健全人格、熱心服務及重視專業倫理。
課程規劃
課程規劃架構圖
本系課程列表
課程分類課程名稱(建議修課年級)
共同必修 國文領域(1)、外文領域(1)、體育(12)、服務學習(123)
通識課程 世界文明
院核心課程
系核心課程 微積分甲上(1) 微積分甲下(1) 普通物理學甲上(1) 普通物理學甲下(1) 普通物理學實驗上(1) 普通物理學實驗下(1) 普通化學丙(1) 普通化學實驗(1) 計算機程式(2) 工程圖學(1) 機械工程概論(1) 機械工程實務(3) 工程數學上(2) 工程數學下(2) 靜力學(1) 動力學(1) 材料力學(2) 工程材料(2) 熱力學(2) 機動學(2) 工場實習(1) 流體力學(2) 熱傳學(3) 機械製造(2) 機械設計原理(3) 量測原理與機工實驗一(3) 量測原理與機工實驗二(3) 機械工程量測原理(3) 機械工程實驗(一)(3) 機械工程實驗(二)(3) 自動控制(3)
應用力學知識領域 高等材料力學(34) 有限元素法(34) 振動學(34) 有限元素法導論(34) 高等材料力學(34)
機器設計知識領域 機構設計(34) 機械元件設計(34) 電腦輔助工程製圖(34)
製造科技知識領域 工具機(34) 熱處理與表面改質(234) 精密量測(34) 電腦輔助製造(34) 製造原理(34) 熱處理與表面改質(34)
熱流與能源工程知識領域 流體力學二(34) 流體機械(34) 高等熱力學一(34) 黏性流體力學(34) 燃燒學一(34) 數值分析(34) 計算流體力學(34) 高等熱傳學(34) 冷凍空調原理(34) 能源工程(34) 太陽能電池技術與系統(34) 計算流體力學(34)
系統控制知識領域 系統動態學(34) 線性控制系統(34) 數位控制系統(34)
電子電機知識領域 應用電子學(含實驗)(234) 電工學(234)
基礎與應用科學知識領域 近代物理(34)
選修課程 工程科學概論與實作(1) 先進產業機械操作實務(234) 內燃機(34) 電腦輔助機械製圖(34) 材料科學(34) 電腦輔助設計應用一(34) 電腦輔助設計應用(二)(34) 工程與生活(234) 工程發展與社會變遷(234) 機械元件製程規劃(34) 生活科技與工程實務(234) 現代科技與人類文明(234) 個人智慧電動載具專題(二)(34) 風力發電系統製作與測試(34) 機器設計與實作(34) 智慧機械製造概論(34) 學士論文(34) 學士專題研究(34) 微機電系統設計(34) 材料之機械性質(34) 鑄造學(34) 電子設備之熱傳分析(34) 機器人簡介(34) 飛行力學(34) 專家系統之應用(34) 燃氣輪機(34) 非鐵金屬材料(34) 工程統計學(34) 計算幾何(34) 偏微分方程式(34) 產品設計(34) 混沌力學導論(34) 實驗設計(34) 概念設計(34) 實驗應力分析(34) 熱流量測技術(34) 電腦輔助設計(34) 實體模型系統(34) 生產系統模擬(34) 可靠度分析與應用(34) 中等動力學(34) 車輛工程學(34) 塑膠加工(34) 電腦繪圖學(34) 精密機械概論(34) 創造工學(34) 精細元件與精密系統(34) 微系統導論(34) 板殼理論(34) 工程材料選擇與運用(34) 系統化機構設計(34) 模具設計(34) 冷凍機設計實作一(34) 冷凍機設計實作二(34) 工程評估導論(34) 固體力學能量法(34) 半導體製程設備概論(34) 逆向工程(34) 自動機器設計一(34) 自動機器設計二(34) 紊流(34) 燃料電池技術原理與應用(34) 奈米工程技術概論(34) 微處理器控制系統(34) 冷凍工程與設計(34) 精密加工技術概論(34) 感測器原理與設計(34) 數值偏微分方程式(34) 超微細加工(34) 非傳統加工(34) 變分學與常微分方程式(34) 數位電子電路(34) 風力發電專題(34) 現代製造技術(34) 生活科技概論(34) 專利工程(34) 訊號與系統(34) 電動車設計與實務一(34) 電動車設計與實務二(34) 再生能源(34)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34) 尖端材料之加工技術與應用(34) 混合動力電動車專題一(234) 混合動力電動車專題二(234) 混合動力電動車專題三(234) 混合動力電動車專題四(234) 電磁波(34) 射頻微機電元件(34) 應用有限元素分析(34) 薄膜工程技術與應用(34) 校外實習(34) 電磁波導論(34)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二(34) 空調工程與設計(34) 氣體物理(34) 自動化光學檢測原理與應用(34) 工程聲學(34) 能源科技概論(34) 複合動力車實作一(234) 固液二相流導論(34) 複合動力車實作二(234) 燃料電池機車專題一(34) 複合動力車實作三(234) 燃料電池機車專題二(34) 軟性電子概論(34) 產品開發(34) 汽機車引擎(34) 火箭推進導論(34) 自動化設計(34) 創意與設計(34) 燃料電池機車專題三(34) 風力發電專題二(34) 仿生工程概論(34) 創新設計(34) 計算機程式的應用(34) 複合動力載具(234) 小型風機設計與實務一(234) 精密工具機技術專論(34) 飛航安全與事故案例實務(34) 實驗流體力學(34) 智慧化輕型載具一(34) 設計自動化與最佳化(34) 小型風機設計與實務二(234) 微流體系統導論(34) 新興能源機械專題實作(34) 電動車運動控制與實務一(34) 電動車運動控制與實務二(34) 風力發電專題(一)(34) 心臟醫學工程(34) 雷射加工原理(34) 個人智慧電動載具專題二(34) 智慧底盤設計與實務二(34) 連體機電力學導論() 研究執行與成果發表(12) 車輛動力學與控制(34) 機器視覺與影像演算(34) 撰寫英文技術論文(34) 微機械力學與應用(34) 複合動力電動載具一(34) 複合動力電動載具二(34) 進階控制器設計(34) 非線性控制(34) 新能源動力電動載具(34) 創新車輛工程設計(34) 生醫奈米機電系統導論(34) 車輛工程實務與實習(34) 人體動作症狀力學(34) 熱電科學概論(34) 智能動力電動載具設計與實務(一)(34) 智能動力電動載具設計與實務(二)(34) 智能動力電動載具設計與實務(三)(34) 智能動力電動載具設計與實務(四)(34) 穩健與可靠度設計(34) 感應電機設計與控制專題(34) AI自主駕駛電動車設計與實務(一)(34) AI自主駕駛電動車設計與實務(二)(34) 機械加工實務專題(34) 智慧機械元件專題實作(34) 由創新觀念到量產之路(34) 人機介面設計專題(34) 波動物理(34) 機器人視覺(34) 飛行器原理與實作一(34) 奈米科學與工程(34) 微奈米尺度熱傳(34) 工程系統之熱管理對策(34) 虛實製造系統(34) 半導體檢測技術(34) 醫療機電控制(34) 後疫情時代工程師新思維(34) 智慧車輛設計與實務一(34) 機率方法(34) 車輛動態學(34) 風能工程(34) 智慧系統理論與實務(34) 機器學習(34) 超低溫工程學導論(34) 智慧車輛設計與實務二(34) 機械手臂應用與實作(34) 智慧機器人應用與實作(34) 人因工程概論(34) 主題英語不尬聊(34) 精密量測論文研討(3) 現代半導體製程(3) 動態隨機存儲記憶體技術(34) 人工智慧之訊號與影像處理(34) 人因工程應用實務(34) 簡單液體之理論與數值模擬(34) 穿戴機器人設計(34) 博物館裡的工程科技與社會(34) 自主移動機器人應用與實作(34) 當代科技與人類發展(34) 機械設計實作專題(34) 電動車輛動力系統設計(34) 汽車品質工程概論(34) 生醫工程概論(34) 綠建築節能設計(34) 汽車整車開發管理概論(34) 電磁波與天線導論(34)
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