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通識教育理念與目標

  自從民國70年臺大前校長虞兆中教授提出「通才教育」作為辦學理念以來,臺大對推動通識教育不遺餘力,其理念與定義乃秉持:「建立人的主體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並與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環境建立互為主體性之關係的教育。」在此理念下,本校通識教育強調不同學術領域之間對話、溝通與融合的可能性,除了避免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斷裂,以及全球化與本土化之間的斷裂之外,並拓深學生的本土文化資源,開展其全球視野,並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能力。故在通識教育規劃上,將通識課程分為八大領域:文學與藝術、歷史思維、世界文明、道德與哲學思考、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量化分析與數學素養、物質科學、生命科學。

臺大通識課程五大精神指標

為達成本校通識教育之理念與目標。以下將通識課程五大精神指標條列如下:
一、基本性:課程內容應包含人類文明之基本要素。相對於工具性、應用性或休閒性課程而言,通識課程之內容應具有基本性。所謂「基本性」,指課程應涉及人類文明中最根本、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質素而言。
二、主體性:課程內容應能直接或間接地建立人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能以本身為主體去看待知識,透過討論、思辯、批判與比較,去瞭解自己,以及與己身相繫的自然世界、社會環境及時代與文化。
三、多元性:課程內容應以拓廣學生視野、消除人種在性別、族群、階級、與文化上的偏見為目標、養成尊重多元差異、「人類一家」的胸懷。
四、整合性:課程內容應整合不同領域之知識,以啟發學生的心智、拓展專業知識之直觀與創意,並賦予新的詮釋與意涵。
五、貫通性:課程內容所探討的問題應淺顯明白,不宜預設學生須已修讀系統性專業知識為前提,但課程之內涵應有引導作用,可藉由問題的探討而逐步深入專業知識,而有通貫之效果。

臺大通識教育課程目標

廣義來說,通識教育包含共同教育(國文、外文、體育、服務)及通識教育文學與藝術、歷史思維、世界文明、道德與哲學思考、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量化分析與數學素養、物質科學、生命科學 ,以下為本校通識教育各領域之課程目標:

各領域課程目標

國文課程

  • 認識中國的人文傳統
  • 熟悉人文思維的程序與方法
  • 表達思想的能力

外文課程

  • 外語聽說讀寫的能力
  • 表達溝通的能力
  • 欣賞外語文化的能力

體育課程

  • 瞭解生理與健康的關聯性
  • 鍛鍊學生的體能
  • 培養學生運動的習慣

服務課程

  • 培養內在覺知、高尚品德與實踐精神
  • 開擴心靈視野、胸懷和氣度

(一)文學與藝術領域

課程目標

  • 鑑賞文學藝術作品的能力
  • 表達自我感受的能力

說明

經由文學與藝術作品賞析,結合理論,以議題討論之方式培養學生思辨、批判及創造的能力,進而開展其自我感知與審美之多元觀點。

(二)歷史思維領域

課程目標

  • 具備歷史觀,歷史思考的能力
  • 願意主動反省自身在歷史脈絡中的主體性。

說明

通過歷史學或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分析重大歷史事件或長期歷史變遷,或藉由閱讀歷史名著,以啟發學生歷史意識,培養學生進行歷史思考的能力,並引導學生建立古今之間的相關性,反省自身在歷史脈絡中的主體性。

(三)世界文明領域

課程目標

  • 瞭解自己的文化傳統
  • 能尊重與欣賞不同文化與宗教間的異同
  • 主動自我反省與世界的關係

說明

引導學生瞭解世界各地域文明的特色,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瞭解自己文化傳統,尊重並欣賞其他文化與宗教的精神,以反省自身在全球文明對話新時代中的定位。

(四)哲學與道德思考領域

課程目標

  • 願意主動思考人生的價值
  • 具有道德倫理判斷的能力

說明

培養學生在面對宇宙與人生有關存在、知識、價值與語言等問題時,能考察其究竟,並反省其認識的基礎、方法、規範與限度,提昇學生思考人生諸般價值(尤其是道德價值)的能力,使學生對語言與思想、真理與價值、知識與行動之間的辯證關係具有真確的認識。

(五)公民意識與社會分析領域

課程目標

  • 瞭解民主法治的精神及社會分析的方法
  • 願意履行公民責任
  • 具有關懷社會、造福人類的使命感

說明

透過憲政主義與民主法治的學習,培養學生現代公民的精神,也透過社會科學知識的學習,使學生瞭解現代社會的重要議題及其分析方法,並增進學生關懷社會、造福人類的使命感。

(六)量化分析與數學素養領域

課程目標

  • 具備量化推理的能力
  • 瞭解數學的思考方法
  • 會欣賞數學的特質

說明

期待學生瞭解量化推理與數學的思考方法,以作為各種學科的學習基礎,以及瞭解生活上常用的統計等分析工具的理論基礎,並培養學生欣賞數學內涵中以簡馭繁的精神和結構完美的特質。

(七)物質科學領域

課程目標

  • 瞭解並願意實踐科學的方法與精神
  • 願意主動探索科技對人類及環境的影響

說明

透過物理、化學、天文、地球、環境科學等相關知識的學習,期待學生瞭解科學方法與精神,探討物質世界的原理,掌握物質世界的特性,以及思考科技對人類及環境的影響。

(八)生命科學領域

課程目標

  • 會欣賞生物世界的奧秘
  • 願意主動探索生物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
  • 會尊重生命並願意以實際行動保護大自然

說明

透過生物學與生命科學的介紹,引導學生暸解生命的起源與生物世界的奧祕。期待學生學習正確的生命科學的概念,啟發學生探討生物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培養學生尊重並保護大自然的物我交融之精神。

Copyright 2008 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0617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No. 1, Sec. 4, Roosevelt Road, Taipei, 10617 Taiwan(R.O.C)
電話 (Phone):+886-2-3366-2388轉301-316  傳真號碼 (Fax):+886-2-2362-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