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班
教育目標
  1. 培育英美文學領域的學術研究人才
  2. 強化文學作品解讀與文化現象解析所需的理論基礎﹐以拓展並深化思辨及研究能力
  3. 訓練學生執行研究與撰寫研究論文的能力
學生核心能力
  1. 對英美文學作品作深度解析的能力
  2. 對解析文學作品與文化現象所需的理論基礎的熟稔與創造性的運用
  3. 對文學作品及文化現象作創造性解析的能力
  4. 執行文學與文化研究及撰寫研究論文的能力
課程規劃
課程規劃架構圖
本系課程列表
課程分類課程名稱(建議修課年級)
第一類併時性文學理論及方法論課程 時尚理論:後現代到後殖民(12) 身體與客體(123) 施受力理論(123) 亞美批判論述(123) 當代文學理論(123) 話語與書寫(123) 新物質主義與小說研究(123) 認知與心理學框架中的索緒爾(123) 真理與主體(123) 愛情、男性愛人及知識:奧斯汀與孟若(123) 中世紀文學:文本與評論(123) 維多利亞小說中的醫學與權力(123) 文學理論(123) 阿多諾與法蘭克福學派(123) 理論與翻譯(123) 後人類時間性(123) 絕爽的經濟學(123) 碧許、普拉絲與女性性意識(123) 後殖民研究: 薩依德,巴芭,史碧娃克(123) 符號學美學問題意識(123) 精神分析與科學(123) 體觸與聲音(123) 阿甘本思想研究(123) 後殖民研究:帝國與閱讀(123) 空間與英美女性小說(23) 慾望與觀看(12) 動物/性與無意識(123) 中世紀視覺文化與文本政治(12) 精神分析藝術理論(12) 班雅民專題(12) 遊戲與意義詮釋(12) 德勒茲的思想基礎(12) 加勒比海研究之比較與理論觀點(123) 英語文學著作與改編研究(123) 認知與身體(123) 臉面理論(123) 新興理論的生命論述(123) 幻想與邏輯(123) 症狀、知識與真理(123) 電影研究選讀(123) 怪物研究專題(123) 愉悅與蒐證符號學(123) 開源文化與未來(123) 性別分化與書寫(123) 集體理論(123) 語言與情動:晚期拉岡、孟若、札賽茨基(123) 媒介理論與文學(123) 文學社會學:從馬克思到莫瑞帝(123) 情感機器(123) 災難、技術、科幻(123) 後人文主義與物(123) 敘事與敘事理論(123) 電影的臉(123) 數位、想像與經驗(123) 新實在論與物質論(123) 拉岡學派精神分析導論(123) 只是孩子們?文學和兒童研究(123) 精神分析、文學與書寫(123) 跨太平洋研究(123) 精神分析與解構(123) 眾多身體:文學與障礙研究概論(123) 比較文學概論(123) 自戀研究(12) 視覺、權力與慾望(12) 全球化與跨國主義(12) 褶學(123) 巴迪烏與文學(34) 佔領理論(123) 二十世紀女性小說(123) 張愛玲研究:文本、翻譯、當代性(123) 後殖民理論: 批判性之導讀(123) 莎士比亞跨文化研究專題(123) 酷兒理論(123) 外星生命與科幻專題(123) 新本體論(123) 感染理論與爆發論述(123) 比較後殖民理論(123) 後殖民研究:再現「轉型」(123) 男性研究與文學(123) 歷史、記憶與美國南方小說(123) 尤利西斯與母性賤斥(123) 沃波爾的草莓坡與其建築美學(2) 廢墟美學與政治:從十七世紀晚期到浪漫時期(3) 文學中的詭態笑聲(3) 狄更斯後期小說與物件研究(2) 無名者裡的語言與存有(3) 現代小說中食物和女性的關係(123) 愛、認同與女性主體性(12) 濟慈詩中之美學與科學(3) 勒瑰恩的烏托邦思想:理論與文本(2) 美學政治:洪席耶專題(234) 慾望的邏輯(123) 心智與環境之共時演化(123) 臺美小說中的身份與記憶(3) 自戀研究(2) 居住電影與媒介城市(2) 生命政治與死亡政治中的酷異主體(3) 敘事理論分析(12) 文學理論(123) 德國作家湯瑪斯•曼小說選讀一(123) 德國作家湯瑪斯曼小說選讀二(123) 聖經與電影(123) 莎士比亞與聖經改編(123) 電影劇本閱讀(123) 德國作家托瑪斯曼小說選讀一(123) 德國作家托瑪斯曼小說選讀二(123) 十九世紀德語小說選讀一(123) 廣告論述(123)
第二類貫時性斷代及專家課程 現代主義美學與政治(12) 希臘抒情詩歌(12) 狄謹森專題(12) 恐怖、偵探、艾倫坡(12) 二十世紀女性小說(2) 前拉斐爾時期文學與藝術(12) 愛情、男性愛人及知識:奧斯汀與孟若(123) 中世紀文學:文本與評論(123) 碧許、普拉絲與女性性意識(123) 後人類全球性(12) 童年與無意識(12) 拜倫與浪漫時期文學(12) 莎士比亞、歷史與改編(123) 美國現代詩與城市(123) 哥德風格的復興:文學與建築(123) 莎士比亞時期宗教改革文化(123) 歐洲現代主義(123) 空間與英美女性小說(23) 安布朗特:女性與市場社會(3) 柯律芝: 流浪與自我剖析(2) 十九世紀英國自然歷史與文學(123) 嚴肅虛構:卡夫卡、貝克特、柯慈小說研究(123) 密爾頓與情感(123) 莎士比亞、身分和國族建構(123) 十九世紀英國自然歷史與文學二(123) 索福克勒斯的埃阿斯(123) 當代愛爾蘭戲劇中的戰爭(123) 口頭傳統與認知(123) 莎士比亞、歷史與文化(123) 混雜生物:文學作品中的變形與主體動力(123) 當西方遇見東方:敘事與物質(123) 電影研究選讀(123) 吳爾芙以降英國女性小說(123) 喬叟研究(123) 中國翻譯史(123) 語言與情動:晚期拉岡、孟若、札賽茨基(123) 中西修辭學(123) 媒介理論與文學(123) 文學社會學:從馬克思到莫瑞帝(123) 莎學研究與批評理論(123) 愛爾蘭小說:凱爾特之虎及其後(123) 二十一世紀小說專題(123) 亞瑟王傳奇(12) 烏托邦專題(123) 吳爾芙專題(12) 十九世紀後期美國小說(12) 維多利亞文藝: 懷舊、女性、物質(12) 後千禧年亞裔北美書寫(12) 莎士比亞與聖經(123) 文學裡的特洛伊: 創傷、情感、認同(123) 浪漫文學與帝國(123) 當代小說研究專論(123) 十七十八世紀英國男男情誼(123) 維多利亞小說與物質文化(12) 索福克勒斯的安蒂岡妮(123) 醫學與文學專題(123) 民主與美國文學:形式或幻想(123) 哥德文學中的軀體(123) 古典接受研究:《奧德賽》後繼傳統(123) 喬伊斯專題(12) 飲食書寫與性別政治(3) 美國小說中的爵士年代與種族政治(3) 廢墟美學與政治:從十七世紀晚期到浪漫時期(3) 拉斯金與英國女性教育(23) 貝克特的無名者與其見證者之聲(2) 法蘭克‧奧哈拉的個人詩學(2) 規範身體與自我建構(3) 西方倫理哲學選讀(2) 狄更斯後期小說與物件研究(2) 柯慈小說中的不可再現的倫理抗力(2) 史蜜絲與女詩人之聲(123) 華文離散語境下的李爾王改編(2) 南非小說中民族主義的發展(3) 濟慈詩中之美學與科學(3) 美學與倫理之交:策蘭和後奧許維茲之詩(4) 勒瑰恩的烏托邦思想:理論與文本(2) 莎士比亞、時間與空間(123) 莒哈絲:文學裡的聲音(3) 德國文學名著選讀三(123) 德國文學名著選讀四(123) 文藝復興的聖經與文本(123) 莎士比亞與聖經改編(123) 電影劇本閱讀(123) 德語戲劇賞析一(234) 德語戲劇賞析二(123) 古英文一(123) 美國現代詩:二十世紀中期以前(123) 美國現代詩歌:戰後至20世紀晚期美國詩人賞讀(123)
第三類併時性文類、主題學、跨文類及文化研究課程 再現與美非女性小說(12) 生態詩學專題(12) 身體與客體(123) 施受力理論(123) 亞美批判論述(123) 話語與書寫(123) 新物質主義與小說研究(123) 認知與心理學框架中的索緒爾(123) 維多利亞小說中的醫學與權力(123) 理論與翻譯(123) 後人類時間性(123) 絕爽的經濟學(123) 後殖民研究: 薩依德,巴芭,史碧娃克(123) 童年與無意識(12) 符號學美學問題意識(123) 莎士比亞、歷史與改編(123) 美國現代詩與城市(123) 體觸與聲音(123) 莎士比亞時期宗教改革文化(123) 後殖民研究:帝國與閱讀(123) 空間與英美女性小說(23) 惡的美學(12) 慾望與觀看(12) 動物/性與無意識(123) 遊戲與意義詮釋(12) 加勒比海研究之比較與理論觀點(123) 英語文學著作與改編研究(123) 認知與身體(123) 臉面理論(123) 密爾頓與情感(123) 幻想與邏輯(123) 莎士比亞、身分和國族建構(123) 自然與文化現象中的間性(123) 索福克勒斯的埃阿斯(123) 當代愛爾蘭戲劇中的戰爭(123) 口頭傳統與認知(123) 莎士比亞、歷史與文化(123) 混雜生物:文學作品中的變形與主體動力(123) 症狀、知識與真理(123) 當西方遇見東方:敘事與物質(123) 性相研究專題(123) 當代英國小說(123) 怪物研究專題(123) 愉悅與蒐證符號學(123) 開源文化與未來(123) 中國翻譯史(123) 性別分化與書寫(123) 集體理論(123) 中西修辭學(123) 情感機器(123) 災難、技術、科幻(123) 記憶、老化與生命書寫(123) 電影的臉(123) 新實在論與物質論(123) 拉岡學派精神分析導論(123) 愛爾蘭小說:凱爾特之虎及其後(123) 二十一世紀小說專題(123) 只是孩子們?文學和兒童研究(123) 精神分析、文學與書寫(123) 跨太平洋研究(123) 精神分析藝術理論(123) 日本動漫之跨界議題(123) 精神分析與解構(123) 眾多身體:文學與障礙研究概論(123) 比較文學概論(123) 烏托邦專題(123) 友誼政治(12) 消費、景觀與享樂(12) 褶學(123) 英國小說與資本主義(12) 佔領理論(123) 文學裡的特洛伊: 創傷、情感、認同(123) 浪漫文學與帝國(123) 二十世紀女性小說(123) 科幻小說中的人工智能(123) 電影現代主義(123) 張愛玲研究:文本、翻譯、當代性(123) 莎士比亞跨文化研究專題(123) 愛爾蘭劇場:國族與全球化(12) 醫學與文學專題(123) 民主與美國文學:形式或幻想(123) 外星生命與科幻專題(123) 哥德文學中的軀體(123) 感染研究:暴力、政治與文化(123) 新本體論(123) 感染理論與爆發論述(123) 後殖民研究:再現「轉型」(123) 男性研究與文學(123) 飲食書寫與性別政治(3) 俄國東方主義與車城論述(3) 歷史、記憶與美國南方小說(123) 尤利西斯與母性賤斥(123) 亞美批判論述(2) 沃波爾的草莓坡與其建築美學(2) 美國小說中的爵士年代與種族政治(3) 戲曲莎士比亞女扮男裝研究(2) 愛蜜莉‧狄瑾森的地方感、旅行與文化相遇(2) 文學中的詭態笑聲(3) 拉斯金與英國女性教育(23) 陌異美學:克萊爾的自然詩(3) 改編研究(2) 解畛域化與烏托邦(2) 時間影像與文學實踐(123) 華文離散語境下的李爾王改編(2) 現代小說中食物和女性的關係(123) 南非小說中民族主義的發展(3) 濟慈詩中之美學與科學(3) 十八世紀大西洋: 奴隸、水手與商人(2) 美學政治:洪席耶專題(234) 慾望的邏輯(123) 心智與環境之共時演化(123) 御宅文化全球化(123) 莒哈絲:文學裡的聲音(3) 臺美小說中的身份與記憶(3) 跨太平洋研究(3) 後人類與紀錄片(2) 日本動漫與新維多利亞文化(2) 西班牙文學名著選讀一(12) 西班牙文學名著選讀二(12) 法國文學名著選讀一(12) 法國文學名著選讀二(12) 德國文學名著選讀一(12) 德國文學名著選讀二(12) 諾貝爾文學獎德語作家介紹及作品賞析一(123) 諾貝爾文學獎德語作家介紹及作品賞析二(123) 德國作家湯瑪斯•曼小說選讀一(123) 德國作家湯瑪斯曼小說選讀二(123) 德國文學名著選讀三(123) 德國文學名著選讀四(123) 翻譯概論(123) 科幻文本翻譯與評析(123) 視覺文化(12) 西班牙流行文化(12) 西班牙古典文化一(12) 西班牙傳統文化(12) 當代西班牙文化一(12) 西班牙古典文化二(12) 當代西班牙文化二(123) 文藝復興的聖經與文本(123) 聖經與電影(123) 莎士比亞與聖經改編(123) 電影劇本閱讀(123) 德語戲劇賞析一(234) 德語戲劇賞析二(123) 德國作家托瑪斯曼小說選讀一(123) 德國作家托瑪斯曼小說選讀二(123) 十九世紀德語小說選讀一(123) 創意翻譯工作坊:臺灣當代詩歌之英譯(123) 廣告論述(123) 德國浪漫主義小說選讀一(123) 義大利文學名著選讀一(123) 義大利文學名著選讀二(123) 臺灣小說與文化研究(123)
英文論文寫作 研究方法與學術英文寫作一(1) 研究方法與學術英文寫作二(2) 高級英文作文(2) 英文寫作(1) 電影現代主義(123) 亞陶式劇場:殘酷與恐懼之展演(123) 拉斯金與英國女性教育(23) 法蘭克‧奧哈拉的個人詩學(2) 陌異美學:克萊爾的自然詩(3) 解畛域化與烏托邦(2) 柯慈小說中的不可再現的倫理抗力(2) 無名者裡的語言與存有(3) 時間影像與文學實踐(123) 愛、認同與女性主體性(12) 濟慈詩中之美學與科學(3) 美學與倫理之交:策蘭和後奧許維茲之詩(4) 勒瑰恩的烏托邦思想:理論與文本(2) 吳爾芙的縐摺:帝國主義唯/微物史(2) 生命政治與死亡政治中的酷異主體(3) 專題研究(123) 專題研究一(23) 專題研究二(23) 專題研究三(23) 莎士比亞與聖經改編(123) 新聞英語寫作與編譯(123)
未來發展